哲学内容

康德的三本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阐述了“真善美”:

  • 人可以认识到什么(先天综合判断)
  • 人应该做什么(道德律)
  • 人可以期望什么(共通感)

前情提要

传统[传统]的认识论是身心二元论的,之前的哲学家都是普遍相信人的灵魂存在的,并且觉得人是一种特殊的物种,相比于动物,我们拥有理性,哲学家们对待认识论保持一种理性主义的观念:人类的心灵(理性)是所有知识的来源,感官证据并不可靠。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的理性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人的所有知识都是来源于经验,不通过感官获取外部信息,人类无法获取任何知识。

感性和知性

在康德看来,心灵有两种生产知识的能力。感性是心灵的接受能力,即它从外部世界接收感官信息的能力。知性是心灵组织和处理源于感性的观念的能力。

知觉和知性的行为准确来说就是一种‘行为’。感性与知性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处理。它们合力将杂乱无章的感官表象(康德称之为杂多性)转变为有条理、可被认识的经验。

感性开始将原始感官数据按照空间和时间进行整理,并将其转化为我们能够知道的东西。然而,真正的重任要由知性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心灵负责分类、组织、联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提出了物自体(thing in itself)的概念,是指我们所有可以感知到的实体背后真正的实体,至于这个真正的实体究竟是什么,我们人类是不可知的。

感性通过 “先天综合判断” 来对感官数据进行整理,这种能力是先验(a prior)的,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不需要通过任何外部经验就可以获得。就像造物主先天就为人类戴上了一幅写好了各种规则的眼镜。这幅眼镜告诉我们什么,物自体在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认知,而物自体本身什么样,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因为人类不可能摘下眼镜。

康德和亚里士多德一样使用了范畴分析,亚里士多德是对主题的属性进行范畴化,康德是对事物进入我们心灵的过程进行范畴化。康德定了十二种范畴,并且分了四组,他称之为四契机。

旦感知到世上的任何事物,心灵就会立刻把范畴套上去,康德把这一行为称作综合。这种综合,这种依靠范畴对事物的突然把握,就是理解(或者说知道)的真实含义。

绝对命令

绝对命令会让你检查是否做了违反这一原则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会发生什么?

绝对命令有如下形式(同一事物的多面):

  1. 只依据那些你可以同时愿意它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行动。
  2. 行动对待人类的方式是,不要把别人当成达成目的的手段,而是把对方当成目的本身。

真理之岛

哲学是一门危险的学问,厄运总是以各种方式找上那些思考过度的人。

因为哲学是一门试图脱离具体现象而接近抽象本质的学问,但是人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有限性可能决定了我们无法掌握完全的真理。

那本来就是不属于人类的知识,在一片无尽汪洋中游泳的人随时都有溺死的危险,更为安全的方式就是在建造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中的 “真理之岛” 中,用有限的真理碎片搭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这些碎片也就是使用的工具理性。

人类最适宜的状态就是做 “真理之岛” 的岛民,平局居住于海岛,偶尔出海望一眼彼岸的无尽世界。从这个层面看,哲学是对于航行最远距离的一种警告。

奇闻逸事

康德一生几乎都未踏出过柯尼斯堡这个小城一步,他打破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说法。

出生自工匠家庭的康德个子瘦弱,身高矮小,还患有高低肩和高度近视,甚至还一度厌世,16岁进入柯尼斯堡大学,4年后正值毕业时不得不出来打工,因为他还有弟弟妹妹需要养活,知道11年后,32岁的康德才重回学校修完学业并取得讲师身份,此后看书、写书、教书就充满了康德的所有生活。

康德生活高度自律,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养生学方法并且严格执行。除此外,康德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某一个时间散步,邻居甚至根据康德散步的时间调节自家的钟表。

经典语录

人就是目的,人不能被当作工具。那些把别人当作自己实现自身目工具的人,自己也会也一定会被更高权力和更狡猾的人当成工具。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人不能被判为奴,人只能自认为奴,自认为奴的世界里不会有内心的道德率,头顶也不会有灿烂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