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群制】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中央集权制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脆弱的制度。判断一个制度是否优越,不能只看它在“和平年代”下的表现,而应重点考察它在面对危机、外部冲击、系统失控时的“最低保障能力”——即制度的下限

而在这点上,中国传统王朝的中央集权制表现极差,几乎每一次王朝崩溃都伴随着系统性大灾难。这并非偶发,而是制度设定决定的结构性命运。

历代王朝都建立在“天下一家”“君权神授”的绝对中心化理念之上,国家治理体系几乎完全依附于中央皇权的存续,地方没有独立的政治、军事实体,也没有自治的道德秩序、宗教结构或社会组织。因此,一旦中央政权崩溃,整个国家就如断线木偶般土崩瓦解:

  • 张献忠屠四川:明末崩溃后,地方组织全面瓦解,农民军、流寇与山寨势力迅速夺权,屠村吃人;
  • 黄巢之乱:唐朝末年中央财政、军权下滑,地方无力抵御,百姓被裹挟,民变演化为极端屠杀;
  • 太平天国战乱:清朝统治失能后,太平军成为流民暴政与宗教狂热的混合体,屠城、焚村、食人蔓延整个南中国。

这些乱象的本质,是体制性的“系统断裂”,而非单纯的偶发暴力。之所以如此残酷,是因为:

中央集权制在设计上没有为“系统级失败”留下冗余结构与安全网。

没有独立的贵族(像欧洲封建体制)、没有自治的宗教(像伊斯兰乌里玛、基督教教会)、没有自治的城市、没有强势的本地武装、没有法治共同体或商业阶层可以缓冲政权崩塌后的真空。

所以,每一次王朝崩溃,都不是一场有序的过渡,而是一次系统重启式的人道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