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会发现现代社会中充斥着有关伦理的争端,这些话题便是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情绪主义
情绪主义(emotivism)认为道德语句无认知意义,非真亦非假,但表达出情绪。
道德是不断变化的习俗
道德价值观几乎没有共识,会因个体、时间、空间的不同产生巨大差异。
道德是强者欺压弱者的工具
功利主义
应保持沉默
“意义” 这个词只有与命题相关才有意义。
公交车来了;我喜欢芝士蛋糕;斜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这些都是命题,它们都有意义。有语言才有意义。但花朵、大黄蜂、邋遢的小狗、不讲卫生的大个子,这些东西都没有意义。他们有的是价值,而价值比其意义更重要。
叔本华
叔本华在大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结尾处这样写道:
尽管生命苦不堪言,我们却依然坚持。生命就像肥皂泡,尽管我们知道它终究会破裂,但我们依然会尽力去吹它,把它吹得大大的。我认为对叔本华来说,肥皂泡象征着幻灭,象征着转瞬即逝的东西,但这个比喻已经超越了他的原意。还有什么能比肥皂泡更完美?集统一、多变、和谐于一体,如同伟大的艺术品。每个泡泡都是完美的,却又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难道不会因之而高兴吗?
萨特存在主义
萨特告诉我们,对于椅子或锤子这样的物体,客体的观念先于客体的存在。用他本人的说法:本质先于存在。但对我们,具有理性的人类和聪明的小狗来说,存在应是先于本质的。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来决定自己是什么。
萨特的观点是对斯宾诺莎决定论的迎面一击。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斯宾诺莎认为,宇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决定性力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顺从它。在斯宾诺莎看来,人类要想摆脱枷锁,就要理解枷锁的本质。或者,用一个不那么残忍的比喻,我们就像海上的冲浪者,活下来的最好方式就是随波逐流,与海浪强大、无情、冷漠的力量融为一体。但是萨特说,作为人类,不能随波逐流,要迎头而上,继而毫无牵挂地离开,哪怕面前是湍流洄洑,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