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基督徒

林语堂曾在自传中说,有三种基督徒,一种是犯了罪,心中悔恨,渴望免于良心的责备。一种因痛苦而需要安慰和逃避。还有一种,他们了解自己所信的为何,然后真心信靠所信的那一位。林先生说,前两种都可以是信仰的开端,却还不是真的信仰。

宗教是文明的核心

十八世纪以来,基督教的力量,至少在社会意义上是大大削弱了,国家通过官僚组织侵夺了中世纪教会所掌握的主要权力。

同时尤其重要的是,教育原来也是教会所主办的,现在国家利用纳税人的钱建立世俗大学,世俗大学大量生产了世俗知识分子,世俗知识分子通过教育改革控制了最基础的学校教育,掌握了塑造人类,特别是人类儿童心灵的重要权力。

国家把儿童从教会手里面夺到自己手里面,并不是出于开明和进步的逻辑,而是为了掌握塑造新国民的权力,他们要把这些新国民塑造成忠于具体的世俗国家,让他们为国家去死,让他们把国家看得比宗教还重要。

基督教的共同体是普世的共同体,它要求人们通过爱基督爱全人类;而现在的教育,所谓进步,则要求人爱自己的国家,仇恨其他的人类。

启蒙主义者描绘的历史观往往将基督教看成一种遏制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觉得随着宗教势力退场,社会将不断进步。 但如果你仔细去追溯的话,我们现在当作开明和进步的东西,与其说是真正开明和进步的东西,不如说是基督教文明在高度发展以后,产生出来的剩余资产;而我们拿着这些剩余资产,实际上是腐蚀和破坏了产生文明资产的基本力量。

毛毛虫不会让人联想到蝴蝶,有些人甚至为了热爱蝴蝶而反对毛毛虫。人类的命运就像法布尔描写的蝉,经年累月的地下黑暗,片刻阳光下的翱翔。你知道,有些人是负责积累的,有些人是负责挥霍的――像路易十四和汉武帝这种人,前几辈小心翼翼积累的财富在他手里挥霍一空,留下的累累负债要由他的子孙偿还,没多久他的王朝就覆灭了。

英美的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的特点就是本能地憎恶太抽象的理论,而抽象的理论恰好是德国人的特长。因此你可以发现在英语世界当中,比较抽象的理论,要么就是德国人的徒子徒孙做的,要么就是在这些人的刺激之下所产生的反应。